快速导航×

苏超南通队本土化战略显成效,35名球员出自海门珂缔缘俱乐部2025-09-11

在中国足球发展的版图上,一股本土化、青训化的新风正悄然兴起,苏格兰超级联赛的南通队近日成为焦点,其阵容中39名球员竟有35人来自中国江苏南通海门区的珂缔缘足球俱乐部,这一现象不仅凸显了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逐步成熟,也展示了俱乐部与海外球队合作模式的创新突破。

青训成果大规模“出海”,创中国足球历史

南通队本赛季的球员名单显示,球队39名注册球员中,35人有着相同的青训背景——全部出自南通海门珂缔缘足球俱乐部的青训体系,这一数字创下了中国球员以团体形式登陆欧洲顶级联赛的纪录,标志着中国足球青训成果首次成建制地向海外高水平联赛输出。

珂缔缘足球俱乐部成立于2011年,至今已有14年历史,俱乐部创始人张波最初投资800万元人民币建设训练基地,如今看来这笔投资获得了超值回报,俱乐部采用“体教结合”模式,小球员们上午在学校学习文化课,下午进行足球训练,这种模式既保证了球员的文化教育,又为他们专业足球技能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合作模式创新:从青训到职业联赛的直通车道

苏超南通队与海门珂缔缘的合作并非偶然,2023年初,两家俱乐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从青训到职业联赛的完整人才输送通道,根据协议,珂缔缘俱乐部成为南通队在中国的唯一青训合作伙伴,负责选拔和培养有潜力的年轻球员,而南通队则提供欧洲高水平联赛的比赛平台。

这种合作模式不同于传统的球员转会或租借方式,而是建立了一种长期、系统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珂缔缘俱乐部总经理张波表示:“我们不是简单地把球员卖到国外,而是建立了一种深度合作的关系,南通队会定期派遣教练来华指导我们的训练,我们也会有教练去苏格兰学习最新的足球理念。”

这种合作的优势显而易见,年轻球员不需要经过复杂的转会谈判就能获得在欧洲踢球的机会,而南通队则能够稳定获得经过系统训练、符合球队战术要求的球员,这种模式避免了文化适应问题,因为球员们来自相同的青训体系,彼此之间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

本土化战略:南通队的市场考量与竞技追求

苏超南通队虽然位于苏格兰,但其背后有着中资背景,俱乐部主席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意识到,要在苏格兰足球市场立足,单纯依靠购买当地球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特色,而中国球员的技术特点和战术纪律性正是我们可以发挥的优势。”

王主席进一步解释道:“我们选择与珂缔缘合作,是因为他们的青训理念与我们俱乐部的长期发展规划高度契合,珂缔缘强调技术流足球,注重球员的个人技术和团队配合,这与现代足球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南通队的主教练、前苏格兰国脚麦克莱恩对这批中国球员赞不绝口:“他们可能身体对抗不如欧洲球员,但技术细腻,战术执行力强,学习速度快,最重要的是,他们来自同一个青训体系,彼此之间默契十足,这大大缩短了球队的磨合时间。”

本赛季南通队的战绩也证明了这一战略的成功,目前球队在苏超排名中游,相较于上赛季有了明显进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球队的传球成功率和控球率都排在了联赛前列,这与中国球员技术细腻的特点密不可分。

海门珂缔缘:小城走出的青训奇迹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是一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县级区,却能诞生如此高质量的足球青训体系,令人称奇,珂缔缘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历程堪称中国足球青训的一个缩影和成功范例。

俱乐部成立之初,只是当地一所小学的校队,创始人张波是当地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同时也是狂热的足球爱好者,他看到了中国足球青训的短板,决定投入资金建设一个真正专业的青训俱乐部。

“我们最初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喜欢踢球的孩子有球可踢。”张波回忆道,“后来我们逐渐建立了从U7到U19的完整梯队体系,每个年龄段都有专业的教练团队。”

珂缔缘的青训理念强调“技术为先,文化并重”,小球员们每天文化课学习时间不少于4小时,确保即使不能成为职业球员,也能有其他的发展路径,这种理念吸引了许多家长,他们愿意将孩子送到珂缔缘,因为这里不仅培养足球技能,更重视全面发展。

俱乐部还与当地多所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培养体系,球员们可以在不中断文化学习的情况下接受专业足球训练,这种模式解决了许多家长的后顾之忧。

苏超南通队本土化战略显成效,35名球员出自海门珂缔缘俱乐部

中国足球青训的新路径?

苏超南通队与海门珂缔缘的合作模式,或许为中国足球的青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径,传统上,中国足球青训往往面临两个困境:一是培养出的优秀球员难以获得高水平比赛机会;二是俱乐部青投入巨大但回报有限。

而这种与海外俱乐部直接合作的模式,既为年轻球员提供了通往高水平联赛的通道,又使青训俱乐部能够通过合作获得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足球专家李明分析认为:“这种模式的成功在于它实现了多方共赢,球员获得了发展机会,中国青训俱乐部获得了资源和回报,海外俱乐部获得了性价比高的球员和中国市场关注度,如果能够推广这种模式,或许能够改变中国足球青训的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作不仅仅是从中国向海外输送球员,还包括教练、医疗团队等的交流,珂缔缘俱乐部已经有3名教练在南通队跟随学习,2名队医也在苏格兰接受培训,这种全方位的人才交流,有助于提高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

苏超南通队本土化战略显成效,35名球员出自海门珂缔缘俱乐部

挑战与未来

尽管目前合作取得了初步成功,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小,首先是球员的适应问题,虽然来自同一青训体系有助于团队默契,但中国球员适应苏格兰足球的激烈身体对抗还需要时间,其次是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虽然俱乐部配备了翻译团队,但长期来看球员还是需要掌握英语才能更好地融入。

这种合作模式的可持续性也有待考验,足球人才输出有其波动性,如何保证每一批球员都能达到苏超的要求是一个挑战,随着合作的深入,双方在理念和管理上可能出现的分歧也需要妥善处理。

展望未来,南通队和珂缔缘俱乐部都有扩大合作的计划,据悉,双方正在商讨建立女足队伍的合作,以及扩展至其他年龄段的青训合作,珂缔缘俱乐部还计划利用合作经验,在国内推广其青训模式,帮助更多中国青少年实现足球梦想。

苏超南通队与海门珂缔缘的合作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足球业务范畴,成为中苏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每个月,海门都会举办“苏格兰文化周”,而格拉斯哥也会相应举办“中国文化周”,足球成为了连接两种文化的桥梁。

这种以足球为纽带的文化交流,或许比单纯的球员输出意义更为深远,它展示了一种可能性:中国足球可以通过创新合作模式,走出一条既符合国际足球发展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随着更多年轻球员从海门走向世界,中国足球的青训图景正在悄然改变,这35名球员的故事,或许只是一个开始。